孫中山(1866.11.12~1925.3.12),孫中山 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幼名帝象,學名文,字德明,號日新,后改號逸仙,旅居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廣東香山(中山)人,革命家,中國國民黨締造者之一。1892年畢業于香港西醫書院。赴檀香山成立興中會,誓推翻清朝。1905年在日本聯合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成立中國同盟會,被推為總理。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十七省代表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贊揚孫氏“倡導國民革命,手創中華民國,更新政體,永奠邦基,謀世界之大同,求國際之平等”,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孫文被中國國民黨尊為“永遠的總理”;中國共產黨則稱他為“革命先行者”。在中國大陸也有人稱他為“現代中國之父”,而民間普遍稱他為“中國國父”。
名字
孫文使用過不少名字,多數是為了宣揚革命或擺脫通緝而取的,部分則在于表達人生期望。除了下列實際使用的名字外,孫文還用過陳文、山月、杜嘉偌、公武、帝朱、高達生、吳仲等化名,以及杞憂公子、中原逐鹿士、南洋小學生、南洋一學生等筆名。1912年民國成立之后,孫氏本人于所有公私檔案均以“孫文”署名。在西方,孫氏以“Sun Yat-Sen”(即孫逸仙的粵語的英文音譯)之名聞于世。
此外,孫氏曾自稱為洪秀全第二,并認為洪氏為“反清英雄第一人”。有人認為這是由于孫氏接受西式教育,不受傳統忠君觀念的束縛,才敢于如此自稱;臺灣歷史教料書亦采用此說。至于“孫大炮”這個當時政治對手揶揄孫文的外號,在辛亥革命前已有,系粵語“不切實際之人”的意思,暗諷孫文言辭夸大卻不實在。
1、早年生涯
孫中山在清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寅時(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中國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農民之家,為家中季子。七歲時入私塾接受傳統教育。1879年,十四歲的孫中山受長兄孫眉接濟,隨母乘輪船赴夏威夷,始見“滄海之闊,輪舟之奇”。孫在當地英國國教會開辦的用英語授課的小學“意奧蘭尼書院”(Iolani School)修讀英語、英國歷史、數學、化學、物理、圣經等科目。1881年畢業,獲夏威夷王親頒英文文法優勝獎。之后進入當地最高學府、美國教會學校“奧阿胡學院”(Oahu College)(相當于中學程度)繼續學業。1883年由于孫中山有信奉基督教的意向,被兄長送回家鄉。同年冬天到香港,與陸皓東一同于公理會受洗入基督教,并就讀于拔萃書屋(今日之拔萃男書院)。次年進入中央書院(今日之皇仁書院)。1887年進入香港西醫書院(香港大學的前身),1892年7月以首屆畢業生中第二的成績畢業,并獲當時之香港總督威廉·羅便臣親自頒獎。之后他在澳門、廣州等地行醫。
孫中山最初未言革命,嘗于1894年《上李鴻章萬言書》中,提出多項改革建議,惟李鴻章斷拒。失望之余,孫中山11月24日赴檀香山茂宜島募款組織興中會,提出了“驅逐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的口號,企圖以排滿思想為其革命事業鋪路。1895年孫中山到香港,會見舊友陸皓東、鄭士良、陳少白、楊鶴齡等人,準備籌劃生平第一個革命組織興中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為目標。最終同年2月12日,孫中山在中環士丹頓街13號正式成立了“香港興中會總會”。其時,楊衢云、謝纘泰等人已先以“開通民智、改造中國”為宗旨創立“輔仁文社”。孫中山以志業相近,遂與輔仁會社接洽,衢云等欣然同意舉全社并入興中會;于是租定總會所一處,托名“干亨行”。2月20日,孫中山于香港大學作公開演講,并提到他的革命思想源于香港。
2、革命期間
1895年2月21日(正月二十七日),興中會總會在香港成立,與會者皆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為誓,興中會選出楊衢云為會辦(當時稱為伯理璽德天,即 President),孫為秘書。3月16日(二月二十日)首次干部會議決定先攻取廣州為根據地,并采用陸皓東所設計之青天白日旗為起義軍旗,即分工展開各種活動,孫中山主持前方發難任務,衢云主持后方支援工作。
孫中山進入廣州,創農學會為機關,并廣征同志,定重陽節(10月26日)為起義之日。可是因為事先泄密,這次起義失敗作收,以陸皓東為首的多數成員被捕處刑,孫中山則被清廷通緝,遭香港當局驅逐出境,流亡海外。孫于11月避往日本,并于此時起剪掉辮子,改穿西服。1896年初與其妻兒抵達夏威夷,再轉往美國,希望在旅美華僑中發展興中會及籌款。
同年秋天,孫中山轉往英國倫敦,在當地被清廷特務緝捕入中國使館,成為國際事件。事件后來被稱為“倫敦蒙難記”(Kidnapped in London),孫并被邀出書描述其遭遇,亦因此事而名聲大噪。1897年,孫經加拿大,轉往日本。先結識宮崎寅藏、平山周,二人后來成為孫中山的長期支持者;透過宮崎及平山,孫再結識日本軍政、幫會中人,包括犬養毅、大隈重信、山田良政等人;并一度接觸梁啟超等保皇派。1900年庚子國變引來八國聯軍,孫中山借機聯系時任兩廣總督的李鴻章,希望能籌劃南方諸省獨立,成立類似美國的合眾國政府,李也答應與其會見。但在日本友人協助下卻發覺不過是個清廷陷阱。而后李赴北京協調條約之事,此會面也無疾而終。同年9月,孫中山與日本友人及原興中會骨干人物先赴香港,被禁入境后轉往臺灣,得當地日本官員答允支持在廣東發動起義(稱惠州三洲田起義)。后因日本官員臨時改變態度而失敗,孫亦返回日本。
1903年夏在日本青山開辦革命軍事學校起,改革命誓詞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同年9月,孫中山離日再赴檀香山,希望再次在華僑中發展革命。1904年初,孫中山在檀香山加入洪門,成為致公堂洪棍。同年赴美國,一度被美國移民局扣留在舊金山。后得舊金山致公堂保釋及代聘律師方才免被遣送回中國。孫中山之后到東岸尋求華僑支持革命,并于紐約首度發表對外宣言,希望博得外國人士對革命的支持與好感,但并未取得甚大成果。年底收到中國旅歐學生資助,轉往歐洲活動,在倫敦、巴黎、布魯塞爾等地中國留學生中活動宣傳革命,并從留學生中籌得款項,于1905年中再赴遠東,7月抵達日本橫濱。在宮崎寅藏介紹下與黃興見面,并開始籌劃聯合各革命組織。
1905年8月,在日本人內田良平的牽線下,結合孫中山的興中會、黃興與宋教仁等人的華興會、蔡元培與吳敬恒等人的愛國學社、張繼的青年會等組織,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孫中山被推為同盟會總理,確定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政綱,并以華興會機關刊物《二十世紀之支那》改組成為《民報》,在發刊詞首次提出“三民主義”學說,與梁啟超、康有為等改良派激烈論戰。繼編定“同盟會革命方略”,正式宣示所進行者為國民革命,將創立者為中華民國;并舉所誓之四綱,定“軍法之治,約法之治、憲法之治”三程序以達成之。
1907年,日本政府受清廷壓力,以一萬五千元請孫中山離開日本。孫中山收款后于3月離開日本。由于此事未經同盟會內部商議,于是引起會內分裂。孫中山赴南洋后,在胡漢民、汪精衛等支持下,在南洋另成立同盟會總部。1907年5月命余丑起義于潮州黃岡,歷六日而敗,是第三次起義。1907年6月孫中山命鄧子瑜起義于惠州七女湖(再今惠州市汝湖鎮),歷十余日而敗,是第四次起義。7月6日徐錫麟起義于安慶,失敗殉難。同年7月,孫經越南赴廣西主持鎮南關起義,再告失敗。孫中山被法國當局拒絕入境,一直至辛亥革命成功以后才再踏足中國國土。1908年3月27日黃興由安南率革命軍進攻欽州,是第七次起義。4月,黃明堂起義于云南河口,是第八次起義。1910年2月倪映典發動新軍起義于廣州,是第九次起義。1909年至1911年期間,孫中山大部份時間在旅途之上,曾環繞地球多次,在各國華僑、留學生中籌劃革命經費及外國政府支持,然而所得極為有限。
另一方面,同盟會及其周邊組織快速擴張規模,并于1910年一月成立同盟會美洲地區總會,期望能吸收更多海外華僑參與革命。此外又先后發動包括1911年4月27日(農歷三月二十九日)黃興領導的黃花崗起義在內的多次起義,直至1911年10月10日(農歷八月十九日)的武昌起義在危難中奮擊成功,武漢當日光復,各省同志,咸起響應。據統計,自1894年到1911年之間發動的革命起義事件計有29次之多。至于1911年的武昌起義是共進會與湖北新軍革命團體文學社共同策劃的,甚至只是一次偶然的擦槍走火事件。當時孫中山人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典華城(今譯丹佛),據《鳳凰周刊》說當時的孫中山還在里打工,因此并不知情,所以孫中山說:“武昌之功,乃成于意外”。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3、臨時大總統
受到清朝政府全力追緝的影響,自1907年起孫中山便長期居留歐美各國。武昌起義時,孫中山人在美國丹佛而不在中國。初聞革命成功時,孫中山還有些訝異,但隨即在海外華人與美國的同情者間籌集資金。12月20日孫中山趕赴上海,并于28日被推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于1912年1月1日(辛亥十一月十三日)在南京宣誓就任,并循革命軍與袁世凱的秘密協議,特申“顛覆滿洲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至專制政府既倒,民國卓立于世界,即當解臨時大總統之職”。月底組成臨時參議院。民國元年2月12日,清帝溥儀發布《退位詔書》,孫中山即于13日向參議院請辭并舉薦袁世凱以自代。茲后苦心孤詣協助袁氏依民主程序選任、就職、組職內閣,尤特重其向國民宣誓一事,引導袁氏步入民主程階。
當時孫中山領導的臨時政府實力有限;雖然大部分的省份已脫離清政府的控制,可主要的軍事憑借卻是各地的團練與新軍,或是混入部分華僑以及洪門與旗下哥老會的成員,無論在裝備與士兵素質上,皆無法與清朝主力北洋軍抗衡。此外由于孫并未實際投入革命戰事,故各省的革命勢力紛紛推出自己的領導,使革命勢力呈現多頭馬車的情形。革命軍被北洋軍接連擊敗后,孫中山決定與北洋軍的統帥袁世凱和談,希望通過給予袁臨時大總統的職位,讓袁成為清朝垮臺的最后關鍵。最后孫與袁達成協議:孫中山的臨時大總統由袁接任,袁則以實際行動迫使清朝皇帝退位。同年2月12日,清朝皇帝接受袁的條件,下旨遜位,中華民國終完全取代過去的帝國體制。隔日2月13日孫辭去臨時大總統,向臨時參議院推薦袁世凱接任。
4、二次、三次革命
1912年8月,經宋教仁從中斡旋,同盟會與統一共和黨、國民共進會、國民公黨合并,改組為國民黨。25日,孫中山在北京舉行的國民黨成立大會中被選為理事長,但孫中山以“決不愿居政界,惟愿作自由國民。”,即委宋教仁為代理理事長。1913年3月,宋教仁被暗殺,袁世凱嫌疑為原兇。孫中山力主南方各省起兵反袁,稱為二次革命。由于實力不足,二次革命旋即失敗。孫中山被通緝,不得不再次赴日本尋求援助。1914年,孫中山在日本建立中華革命黨,并兩次發表討袁宣言。中華革命黨要求黨員向孫中山個人絕對效忠,要按手模宣誓;并且將國民按入黨時間分成等級,享有不同待遇。部份同時流亡日本的國民黨員對此反對,原同盟會中重要人物如黃興、李烈鈞、柏文蔚、譚人鳳等俱未有加入。1915年10月25日孫中山與宋慶齡在日本結婚。
袁世凱稱帝失敗后,孫中山重回中國。1917年,段祺瑞在張勛復辟后“再造共和”,廢止了1913年選出的國會。身在上海的孫中山展開護法運動(亦稱三次革命),號召國會議員一起到廣州,召開國會非常會議,組織護法政府并就職為大元帥,誓師北伐。但廣州護法政府逐漸由桂、滇系軍人控制,孫中山實力有限,甚至出現“政令不出士敏土廠(大元帥府)”的情況。孫中山曾嘗試發動兵變而未果。1918年桂、滇各系控制國會改組護法政府,以七總裁取代大元帥,孫中山被架空,被迫去職。1919年10月,改中華革命黨為中國國民黨。1920年,陳炯明成功擊退盤踞廣州一帶的桂、滇系,請孫中山重回廣州。次年,廣州非常國會取消軍政府,選孫中山為大總統(習慣上稱為非常大總統),開始第二次護法運動。孫中山就職后力主軍事北伐,最終與主張暫緩軍事,聯省自治的陳炯明產生激烈沖突,于1922年6月爆發炮擊總統府事件,孫中山離粵退居上海。
1921年后,孫中山在宣講解釋三民主義時,幾度提及有人用世界主義反對其提倡民族主義。關于此事,后來的研究者從反對帝國主義的角度解釋演講的內容,指出反對世界主義是孫中山在他后期活動中為了宣傳民族主義而進行的思想批判之一。(注:張磊:《論孫中山的民族主義》,《孫中山:愈挫愈奮的偉大先行者》,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2頁。原載《北京大學學報》1957年第4期。)不過,孫中山當時回應的直接對象,并不是帝國主義,也不是泛指一般的世界主義。近年王爾敏先生的《中山先生民族主義正解》,照孫中山的演講指其說是警戒國人不可醉心于新文化運動(注:王爾敏:《中山先生民族主義正解》,臺北,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1999年版,第186頁。關于孫中山回應世界主義的所指,海內外學人較少直接論及。2000年11月在中山翠亨的“孫中山與20世紀的中國社會變革”學術討論會上,有學者就此提問,無人能夠具體回答。一般相關著述主要是正面闡述民族主義。),亦未明確其對內對外的具體所指。追究孫中山的回應對象,可以了解世界主義在近代中國發生發展的淵源脈絡,尤其是對于五四新文化時期中國思想界各派受此影響的實際狀況,有所把握。這不僅有助于理解近代中國知識人在民族主義與世界主義的纏繞之間所做的兩難選擇,更對今日平衡民族主義與全球一體化的矛盾有所借鑒。
5、聯俄聯共
第二次護法后,孫中山開始考慮與共產黨合作的可能。1923年1月,孫中山與蘇聯政府全權代表越飛在上海會面,正式討論與共產黨合作。孫、越會面曾后發表《孫文?越飛聯合宣言》。
1923年年初,陳炯明部被逐出廣州,孫中山得以在3月回粵。12月29日,孫中山落實接受列寧和共產國際的協助重建大元帥府,共產國際派出鮑羅廷到廣州為孫中山顧問,以蘇共為模式重組中國國民黨。1924年1月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宣布實行聯俄聯共政策。在蘇聯援助下,于3月組建黃埔軍校,并以蔣介石為校長。11月,馮玉祥在北京發動政變推倒曹錕,邀孫中山北上共商國是,惟健康已急轉直下。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時,孫中山接受中國共產黨和蘇俄共產黨幫助,改組國民黨,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把舊三民主義發展成為新三民主義。國民黨“一大”的成功,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這次合作實現后,以廣州為中心,匯集全國的革命力量,很快開創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新局面。同年10月,具有進步思想的將領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推翻吳佩孚控制的北京政府,聯合奉系軍閥張作霖,推段祺瑞為臨時執政,同時電請孫中山北上共商國是。此時的孫中山已是重病纏身,為了國家的前途他毅然北上,并提出“召開國民會議和廢除不平等條約”兩大號召,同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作斗爭。孫中山先生1924年11月離開廣州,繞道日本,開始北上之行。12月4日到達天津,受到兩萬群眾歡迎。由于一路顛簸和北地嚴寒,先生舊病復發,邊接受治療,邊接見京津要人,準備22日入京。18日,先生得悉“臨時執政府行文各國使署,有尊重歷來條約之意”,大失所望,遂病情加劇。段祺瑞又來電相催,說:“時局未定,庶政待商,務祈速駕,以慰眾望”;先生復電:“準于十二月三十一日入京。”孫中山先生12月31日抵京,受到兩萬多群眾歡迎,隨后入住北京飯店。
6、革命尚未成功
孫中山1925年1月抵京后即開始病發,1925年1月26日,先生被確診為肝癌,在協和醫院接受手術。2月18日,先生移至行館接受中醫治療;3月11日,先生自知不起,由夫人扶腕,在《孫中山國事遺囑》、《孫中山致蘇聯遺書》上簽字。最終于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病逝于北京協和醫院,享年58歲,孫中山臨終時同意汪兆銘所代筆的《總理遺訓》及《致蘇聯政府書》。香港《華字日報》翌日報道了 孫中山的死訊:“孫文吐嘔大作。不能進食。脈搏驟增至一百六十度。呼吸十八次。極危險。克禮醫生在左右看護。終夜不離。戴天仇為孫草遺囑。唯孫尚未簽字……孫文病至十日晚大變。腹脹加增。克禮為之打針放水。今日上午九點三十五分鐘逝世。當彌留時。戴天仇代草遺囑。孫科急電粵民黨要人來京。”
同日,胡漢民飭令各地停止宴會:“十二日午一時胡漢民接汪精衛來電、謂孫中山于十二日上午九時四十分病終京寓,胡漢民即分飭各大小機關、由十二日起、下半旗七天、并令公安局分飭市內酒樓、即日起停止宴會、市民停止七天、在職人員則停止一個月、各機關用藍印一月、兵士及各機關職停員纏黑紗一月。”1925年4月2日,孫中山安厝于北京西山碧云寺內石塔中。北伐成功后,于1929年6月1日永久遷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彌留之際,孫中山提到國事的遺言是:“和平……奮斗……救中國!”
孫中山先生逝世后,在北京簽名吊唁者74萬多人,參加送殯者30余萬人,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李大釗是治喪處成員并敬獻長挽聯:
“廣東是現代思潮匯注之區,自明季迄于今茲,漢種孑遺、外邦通市、乃至太平崛起,類皆孕育萌興于斯鄉,先生挺生其間,砥柱于革命中流,啟后承先、滌新淘舊,揚民族大義,決將再造乾坤,四十余年,殫心瘁力,誓以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喚起自由獨立之精神,要為人間留正氣;
“中華為世界列強競爭所在,由泰西以至日本,政治掠取、經濟侵凌、甚至共管陰謀,爭思奴隸牛馬爾家國,吾黨適丁此會,喪失我建國山斗,云凄海咽、地暗天愁,問繼起何人,毅然重整旗鼓,億兆有眾,惟工與農,須本三民五權、群策群力,遵依犧牲奮斗諸遺訓,成厥大業慰英靈。”
遺書
1925年3月11日,孫中山彌留之際,他在三份遺囑上簽署。今日中國人常提到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出自孫中山留給國人的政治遺囑。他當日托咐何香凝要“善視孫夫人(宋慶齡)”,“弗以其夫人無產而輕視”,何香凝回答:“先生,我親近先生二十多年,同受甘苦,萬一先生不測,我們當盡力保護夫人及先生遺族。我雖然知識能力都很薄弱,但是總算能夠親受總理三民主義的教誨,我有一分力量,必定盡力宣傳。”孫中山過去一再推遲為遺囑簽字,此時在宋慶齡附助下,在三個遺囑文件上簽名。
家事遺書
“余國盡瘁國事,不治家產。其所遺之書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慶齡,以為紀念。余之兒女,已長成,能自立、望各自愛,以繼余志。此囑!”
政治遺書
“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務須依照余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最近主張召開國民會議及廢除不平等條約,尤須于最短期間,促其實現。是所至囑!”
致蘇聯遺書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大聯合中央執行委員會親愛的同志:
我在此身患不治之癥。我的心念,此時轉向于你們,轉向于我黨及我國的將來。你們是自由的共和國大聯合之首領,此自由的共和國大聯合,是不朽的列寧遺產與被壓迫民族的世界之真遺產。帝國主義下的難民,將藉此以保衛其自由,從以古代奴役戰爭偏私為基礎之國際制度中謀解放。我遺下的是國民黨,我希望國民黨在完成其由帝國主義制度解放中國及其他被侵略國之歷史的工作中,與你們合力共作。命運使我必須放下我未竟之業,移交于彼謹守國民黨主義與教訓而組織我真正同志之人。故我已囑咐國民黨進行民族革命運動之工作,中國可免帝國主義加諸中國的半殖民地狀況之羈縛。為達到此項目的起見,我已命國民黨長此繼續與你們提攜。我深信你們政府亦必繼續前此予我國之援助。親愛的同志!當此與你們訣別之際,我愿表示我熱烈的希望,希望不久即將破曉,斯時蘇聯以良友及盟國而歡迎強盛獨立之中國,兩國在爭為世界被壓迫民族自由之大戰中,攜手并進以取得勝利。謹以兄弟之誼祝你們平安!”
思想
孫文的思想大部分是他將西洋歐美各家學說綜合整理而來,但是也有少部分見解是“兄弟(我)所獨創”(孫文語)。
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
“人民有權,政府有能”的“權能區分”;廣興福利,大有為式的“萬能政府”。
人民之權又稱為政權,有選舉、罷免、創制、復決四種。
政府之能又稱為治權,立法、行政、司法、考試、監察五權分立,是為“五權憲法”。
人民行使政權的基本訓練與條件:民權初步,即議事規則。
中央與地方的“均權制度”,以縣為單位的“地方自治”。
在經濟思想方面,提倡社會互助理論,曾說“人類進化之原則與物種進化之原則不同,物種以競爭為原則,人類則以互助為原則。”似是受到達爾文進化論與俄國克魯泡特金的無政府主義思想的影響。
政治現代化建設方面,主張漸進主義的軍政、訓政、憲政三階段說。軍政時期優先消滅軍閥土匪,應實行軍管。訓政時期優先基礎建設與民權初步訓練,應實行一黨執政。憲政實行之條件是全國半數以上縣市具有選舉罷免地方首長之條件,公民具有發動創制復決之條件,則選舉召開國民大會制訂憲法,還政于民,實行多黨競爭的現代政治制度。
以王道為基礎的區域合作和政治架構:大亞洲主義,以及向國際投資開放的實業計劃。
人生哲學:“不做大官,要做大事。”
哲學主張:“知難行易”。
孫中山的稅收思想
平均地權是孫中山提出的經濟綱領之一。他提出的具體措施是在革命政權建立后,令地主自報地價,國家向其抽1%的地價稅,“并于必要時報價收買之”,以后土地增值部分則全部收歸國有。他認為,征收地價稅還可減輕人民的賦稅負擔,“私人永遠不納稅,但收租一項,已成為地球最富之國”,“把幾千年捐輸的弊政永遠斷絕”。在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他對農民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有了新的認識,于晚年提出了“耕者有其四”的口號。孫中山主張通過征收直接稅節制私人資本,同時大力發展國家資本,建立一種“國家社會主義”。征收直接稅,就是采用累進稅率,多征資本家的所得稅和遺產稅,改變國家財源主要取之于農民和商人的舊稅法。孫中山還主張輕稅促商,促進貨暢其流。他對清末厘金稅的弊政深惡痛絕從為厘金“處處斂征,節節阻滯,商賈為之裹足,負販從而怨嗟。如此而欲百貨暢其流,豈不難乎?”他指出“只有輕稅保商,財源自足”。
天下為公
孫中山先生贊揚霍元甲“欲使國強,非人人習武不可”之信念和將霍家拳公諸于世的高風亮節,親筆寫下了“尚武精神”四個大字,惠贈精武體育會。